一、教学工作 1.实践教学与课程开发。承担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(如理实一体化课程、实训课、顶岗实习指导)。开发模块化课程,融入行业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规范(如对接“1+X”证书制度)。设计基于真实生产项目的教学案例,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。 2.学生技能培养。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、创新创业大赛(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、“互联网+”大赛)。负责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核(如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)。担任“双导师”,联合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。 3.教学资源建设。编写活页式教材、工作手册式教材等新型态教材。建设虚拟仿真实训资源、在线开放课程或教学资源库。 二、科研与社会服务 1.应用型研究与技术开发。开展校企横向课题研究,解决企业技术难题(如工艺改进、设备升级)。申报实用新型专利、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,推动成果转化。参与地方产业技术服务(如中小企业技术咨询、员工培训)。 2.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。联合企业共建“产业学院”“生产性实训基地”或“大师工作室”。参与制定行业标准、职业技能标准或职业培训包。协助企业开展技术研发、产品测试或工艺优化。 3.社会培训与科普。承担企业员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或社会人员继续教育项目。参与社区教育、乡村振兴等公益性技术服务。 三、专业与实训基地建设 1.专业群建设。参与高水平专业群、特色专业或品牌专业申报与建设。对接区域产业链需求,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。 2.实训条件优化。参与校内实训基地规划与设备选型,推动“智慧工厂”“虚拟车间”建设。开发仿真教学软件或实训项目,提升实训教学效果。
招聘联系人: |
王** |
招聘热线: |
037******** |
乘车路线: |
信息保密 |
联系地址: |
信息保密 |
分享到: